春天來了,“樹上開滿中國大媽”的嘲諷比往年來得更為猛烈,而街頭招牌整改的審美水平亦成為初春網絡群嘲的話題之一。至于中國校服、某些公共建筑的設計亦是屢遭詬病的對象,批評的焦點都落在一點:美盲比文盲更可怕。
這樣的聲音說明兩個基本事實:第一,越來越多的國人生活好起來了,大家關心溫飽之后,有越來越多的余力顧及審美!第二,部分國民美學修養的缺失確實已經成了一個社會問題,大到國家形象及產品設計水平,小到個人氣質和生活品質的提升都已經成為各方需要下工夫改善的內容之一。
提高國民的設計修養作為國人美學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不止是某些專業人士的功課,而真的是要全民共同作出的努力。
設計的修養關乎整個社會創造力挖掘和釋放的方式。有修養的社會也不會讓做山寨產品的企業比做原創產品的企業獲利更多更快,因為設計師的職業操守、消費者的尊嚴、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會共同去把握利益的天秤朝哪個方向傾斜,而絕不會用一時之利去扼殺國家品牌形象和一個社會創造力發展的信心與熱情。
有修養的社會也不會在階層之間、代際之間、地域之間制造巨大的審美落差。中國大媽們用各色紗巾擺造型、爬樹、伸剪刀手,不僅是大媽們的悲哀,也是全社會的悲哀。那幾代女性年輕時的生活貧窮且缺少色彩,她們成長的環境和接受的教育使他們不容易具備基本的美學修養,而今時今日各種媒體里的時尚形象集中呈現的是年輕人,當出現老年人形象時,審美品級普遍迅速降低,在令中國的中老年人變美這件事上,這個社會從產品提供到美學教育,都沒有做足功課,整個社會的設計修養因此存在明顯的代際斷層,這提示我們在彌合這種裂痕上需要做許多的工作。
與其嘲諷她們的審美,不如切實而長期地去做面向全民的審美教育。在某種意義上,好設計有再造世界的能力。
有修養的社會不會發生整條街懸掛黑底白字招牌這樣的設計敗筆,因為基本的文化禁忌、審美民族性偏好都會制約這種設計的公共化露出;近年來若干公共產品的設計成為專業人士批評的對象,例如某些大型活動的背板設計、國際XX節的海報設計、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的舞臺設計……在審美判斷力方面似乎與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并不相稱。中國現在希望獲得世界的尊重,而國家形象的審美品級就變得十分重要。如果因為某些決策者的修養成了國家形象提升的掣肘,那真的是令人遺憾的事。所以如何提升社會各個層面的設計的修養是我們成為強國的內容之一。
上圖:北京電影節海報。下圖:上海街頭招牌。沒有體現文化積累和審美修養的設計給社會環境帶來了視覺污染。
有修養的社會會關心設計如何給人帶來安全、健康、便捷、尊嚴,會消弭社會不公而不是正相反,會讓公共設施更好地兼顧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而不是制造人與人之間更深的隔閡,比如更有助于溝通、守望相助的住宅設計,更能方便不同年齡、不同身體狀況的人使用的水龍頭、旅行箱、車站候車亭、公園步道,有品質而不構成視覺審丑的品牌設計、包裝設計、舞臺設計、服飾設計……
王澍設計的文村民居改造項目。如何尊重當地文化和居民的生活習慣設計新農村民居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命題。
楊明潔設計的救災帳篷。快速、安全、易搭建是救災需要,設計是一種助力,而不是一場表演。
被好設計包圍的國民會處處感受到被人關懷,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審美熏陶,這樣的社會環境會療愈人們的孤獨、自卑、恐懼、緊張,會因此減少憤怒、失望、抱怨、沮喪,會借由諸多日常生活的細節安撫人心,讓人輕松地生活。
設計的修養不僅是設計師的創造力體現,也是企業家經營的必需,是政府公共決策質量的保障之一,是國民消費力的品級,是整個國家發展潛力、市場驅動力的來源之一,是國民性的一個側面,是國家文明程度的標識。
這并非風花雪月,而是風云。
左圖:呂永中設計的家具。右圖:梁子設計的時裝。如何傳承中國文化和東方審美,從中尋找創意的資源,讓中國傳統具備再生的力量是中國本土設計師的責任。
這也是接下來中國產業升級、市場升級應該啟動的引擎之一,而這個領域是相對于中國制造開墾較晚的一片疆域,所以需要全社會有識之士的共同推動。
杭州康盛裝飾,康盛裝飾,浙江康盛裝飾,康盛裝飾天問設計機構
部分圖文源于網絡,由康盛裝飾整理轉載。如遇侵權請聯系處理。
? 2014 浙江康盛裝飾,康盛裝飾,杭州裝飾,杭州家裝 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14025685號-1 技術支持:鼎易科技